最近想要尝试learn in public,想要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ai学习心得。实践过程中发现小红书的长文案排版不够友好,相比纯文字,排版后的图片形式阅读体验更好。以此为契机,作为产品经理第一次vibe coding,做了一个小工具,支持通过markdown文案进行排版,根据语法自动分割段落卡片,并导出为PNG 图片。
作者从 2015 年 7 月 11 号开始跑步,一直跑到现在,中间没有一天中断,太厉害了···
网站的 Data Visualization 做的很棒,Strava 收集的信息也真是丰富。
In July 2015, something changed. I headed out on a run on a Tuesday, then did another one the next day, and the day after, and… I took the Friday off. When I woke up on July 11, 2015 I remember thinking I could have done 4 days in a row, so I set out to try and do that. 4 days turned into a week, then a month, then two, then six, then a year, and here I am, ten years later....
前有Windsurf核心团队跑路,现在发现Cursor Pro大幅限量。上个月做了2个小项目,月底还有100多次requests没用,本月加了2个小需求改了一个bug就已经开始卡我了。真是不能年付任何AI服务,下个月坚决不续了。
根据一篇FT文章的启发,做了一个DCF估值模型,发现太简单了,简单到一半的股票都不适用。经过与Gemini的一步步讨论,不断增加参数和计算,感觉现在应该能评估8成股票,剩下的只能交给其他模型了
这是 Coder & Designer Paul 的摄影页面,除了照片本身质量很高外,页面的设计也很赞,每个地点的元素很丰富,有照片、视频、餐馆、笔记、地区等等,而且融合地非常好,可能是我看过的设计最棒的摄影页面了。
PS: 作者之前这个 site 用的是 zola,运行了 10 多年,后来改成了 Next.js
无意中发现的一个越南视觉设计师的网站,甚是喜欢。
I taught myself with borrowed sketchbooks and long hours of observation — sketching what I saw, recording what I felt. I collected fragments of daily life: textures, gestures, overheard stories, the quiet poetry of familiar streets.
Over time, this self-taught path shaped my practice into what it is now — vibrant, culturally-rooted storytelling through illustration, where colors and memories meet.
作者分享了他构建大型软件项目的一些技巧,基本赞同。(PS:Ghostty 确实挺不错的,已经是我的默认终端了)
在项目启动阶段,最困难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。他建议选择一个能够尽快看到结果的“子项目”,即使这些结果最初可能不那么“可见”,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来验证进展。例如,在开发终端模拟器时,他选择从 VT 解析开始,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解析器的功能,从而获得“测试通过”的成就感。
核心是以下几个步骤:
- 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,每个小问题都必须有清晰的可见结果。
- 只解决小问题到足以推动大问题的演示层面,然后转向下一个小问题。
- 解决足够多的小问题,以便开始构建可运行的软件演示,然后继续迭代更多功能,尽可能频繁地进行演示。
- 如果适用(个人项目或解决自身问题的项目),优先开发能让自己采纳软件的功能,并持续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- 根据需要,返回并迭代改进每个组件,重复此过程。
作者花了 5 年的时间做了这个动画库,确实酷!可以在这里一窥这个网站是如何做出来的。 https://x.com/JulianGarnier/status/1910336387812860380
有人问到,这个网站从想法到实现大概花了多久,作者的回复:
I started working on the website in early January, spent around 3 weeks on the design, then one month on the dev, and an other month on the copy,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nd refined the design before release.
最近想要尝试learn in public,想要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ai学习心得。实践过程中发现小红书的长文案排版不够友好,相比纯文字,排版后的图片形式阅读体验更好。以此为契机,作为产品经理第一次vibe coding,做了一个小工具,支持通过markdown文案进行排版,根据语法自动分割段落卡片,并导出为PNG 图片。
作者从 2015 年 7 月 11 号开始跑步,一直跑到现在,中间没有一天中断,太厉害了···
网站的 Data Visualization 做的很棒,Strava 收集的信息也真是丰富。
In July 2015, something changed. I headed out on a run on a Tuesday, then did another one the next day, and the day after, and… I took the Friday off. When I woke up on July 11, 2015 I remember thinking I could have done 4 days in a row, so I set out to try and do that. 4 days turned into a week, then a month, then two, then six, then a year, and here I am, ten years later....
前有Windsurf核心团队跑路,现在发现Cursor Pro大幅限量。上个月做了2个小项目,月底还有100多次requests没用,本月加了2个小需求改了一个bug就已经开始卡我了。真是不能年付任何AI服务,下个月坚决不续了。
根据一篇FT文章的启发,做了一个DCF估值模型,发现太简单了,简单到一半的股票都不适用。经过与Gemini的一步步讨论,不断增加参数和计算,感觉现在应该能评估8成股票,剩下的只能交给其他模型了
这是 Coder & Designer Paul 的摄影页面,除了照片本身质量很高外,页面的设计也很赞,每个地点的元素很丰富,有照片、视频、餐馆、笔记、地区等等,而且融合地非常好,可能是我看过的设计最棒的摄影页面了。
PS: 作者之前这个 site 用的是 zola,运行了 10 多年,后来改成了 Next.js
无意中发现的一个越南视觉设计师的网站,甚是喜欢。
I taught myself with borrowed sketchbooks and long hours of observation — sketching what I saw, recording what I felt. I collected fragments of daily life: textures, gestures, overheard stories, the quiet poetry of familiar streets.
Over time, this self-taught path shaped my practice into what it is now — vibrant, culturally-rooted storytelling through illustration, where colors and memories meet.
作者分享了他构建大型软件项目的一些技巧,基本赞同。(PS:Ghostty 确实挺不错的,已经是我的默认终端了)
在项目启动阶段,最困难的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。他建议选择一个能够尽快看到结果的“子项目”,即使这些结果最初可能不那么“可见”,也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来验证进展。例如,在开发终端模拟器时,他选择从 VT 解析开始,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解析器的功能,从而获得“测试通过”的成就感。
核心是以下几个步骤:
- 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,每个小问题都必须有清晰的可见结果。
- 只解决小问题到足以推动大问题的演示层面,然后转向下一个小问题。
- 解决足够多的小问题,以便开始构建可运行的软件演示,然后继续迭代更多功能,尽可能频繁地进行演示。
- 如果适用(个人项目或解决自身问题的项目),优先开发能让自己采纳软件的功能,并持续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- 根据需要,返回并迭代改进每个组件,重复此过程。
作者花了 5 年的时间做了这个动画库,确实酷!可以在这里一窥这个网站是如何做出来的。 https://x.com/JulianGarnier/status/1910336387812860380
有人问到,这个网站从想法到实现大概花了多久,作者的回复:
I started working on the website in early January, spent around 3 weeks on the design, then one month on the dev, and an other month on the copy,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nd refined the design before release.